冰敷嘛,不就是那些冰冷的东西敷在肿痛部位么?
多简单,这还用说?
然而你可能不知道
冰敷作为“冷疗”的一种
有着非常多的细节讲究和注意事项
甚至于还有风险
不正确的冰敷不仅达不到治疗效果
反而甚至可能会加重之前的病情
甚至引起更严重的后果
冰敷的作用
冰敷在许多疾病的治疗过程中都占有一席之地,如烫伤、牙痛、高热、脑外伤、脑缺氧、昆虫咬伤……骨科更是如此,关节术后、肢体肿胀,崴脚扭伤后合理冰敷作用大:
止痛:减缓神经传导速度,使疼痛的耐受力提高而局部止痛。
消肿:降低血管通透性,减少局部渗出物,使肿胀症状减轻。
消炎:局部降温可抑制局部机体自身代谢水平,减轻炎性反应。
冰敷对于运动损伤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手段或者一种治疗方法。在临床工作中也发现,对于外伤的患者采用冰敷的方法能起到控制炎症、减轻水肿、缓解疼痛的作用。冰敷首先要在疼痛或肿胀最明显的部位,冰水混合物(0°水)是最好的。
如何正确冰敷?
如何选择冰袋?
市面上冰袋,大体可以分为两种,含冰冻介质和不含冰冻介质的。
含介质的冰袋的类似于咱们购买海鲜时赠送的冰袋。这种冰袋在冷藏和保鲜时使用方便,但用于肢体冰敷效果并不好,它表面温度过低、不恒定,甚至不安全,有时会引起冻伤。不推荐!!!
1、正确的自制冰袋
医院一般有专门的医用冰袋,但在家就需要自己自制冰袋,使用的是「冰水混合物」,而不是纯冰块。
找一个没破损的塑料袋,按照冰和水比例大概在1:2~1:3左右,将冰水混合物装入塑料袋中。注意:塑料袋要够大,可以包绕整个关节,不要装得过满,一般装1/2~2/3左右,而后将塑料袋口扎紧,即制成冰敷冰袋。
2、正确的冰敷时机和位置
伤后立即开始冰敷,越早越好,关节手术后,只要可以耐受,术后整个康复过程,都可以冰敷。对于康复训练之后,关节出现肿痛、发热的患者,时间可以延长,只要是有红、肿、热、痛表现的时候,都可以采用冰敷的方法。
冰敷位置就是红肿热痛部位的皮肤表面,如果是关节肿,需要包绕整个关节。如膝关节、踝关节肿胀,无法贴敷关节,可以用保鲜膜将冰袋与关节包绕进行冰敷,需特别注意关节前后都需要冰袋覆盖,才能更有效消肿。
3、正确的冰敷持续时间和频率
冰敷不是时间越长越好。比如,冬天刚出门受冷时脸冻的发白,这是面部血管收缩的原因。但是冻得时间长了,脸反而冻的红肿,这是我们身体怕面部皮肤缺血坏死而代偿性的让血管重新扩张了。
是的,短时间冰敷,可以让血管收缩减少炎症渗出。但是冰敷时间时间过长,反而会导致血管反射性扩张,结果适得其反,反而加重炎症反应,变的更肿了。然而,时间太短又无法影响到深部肌肉组织,加之每个人的脂肪厚度也不一样。
一般情况下会建议:冰敷的时间是每次持续10-15分钟左右,如果采用冰水混合物冰敷,不建议超过10分钟,每次间隔在2-3个小时,每天冰敷3-4次即可起效。冰敷使用得越频繁,有效减轻炎性过程的可能性就越大。
4、冰敷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①开放性伤口不宜冰敷,可冰敷伤口周围。
②高血压者冷疗时,温度不宜太低,以免血压升高太多。
③冷疗之后如有局部肌肉无力、迟钝、动作不灵巧的情形,下次不宜再冷疗。
④病人感觉不好或精神状态较差者,不宜冰敷。
④年纪很小或很大的病人,温度不宜太低。
⑥随时观察使用部位与病人表情。
冰敷,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拿个冰块放在皮肤上就完事儿了。用什么冰敷,冰敷多久,哪些人不能冰敷,都是有很多讲究的。
如果不知道这些,想当然的冰敷不仅达不到治疗效果,反而有可能加重病情,甚至引起更严重的不良反应。如有任何疑问,冰敷前一定要咨询专业医生,切勿自行决定。
侵权说明:如有侵权,请联系我,马上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