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晚,120接诊了一位中年男性患者,心电图显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急诊开启绿色通道为他做了冠状动脉造影。根据影像显示结果,当班的徐海佳医生当即为他植入了一枚心脏支架,患者心血管狭窄得以解除,血流即刻恢复。这名患者还是比较幸运的,因就医及时、医生处置得当挽回了生命,目前患者体征平稳,正在康复中。
生活中看起来好端端的人,说倒就倒下了,的确让人难以接受。这其中,心血管疾病就是一大元凶。查看医院近期的接诊记录,我们发现,随着天气渐冷,此类患者激增,而且大多数起病急骤、来势凶险。
曲伟医生介绍说:10月至11月,高区利民医院心内科已为35名患者做了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这其中,急诊患者占了主流。以往认知中,冠心病是老年人的专利,而这两个月汇总的病例中老年患者占60%,中青年患者占了40%;女性患者占37%,男性患者占63%;值得注意的是,其中97%以上的男性患者有过吸烟史。
冠心病是指供应心脏的血管——冠状动脉发生严重粥样斑块增生或合并血栓形成,造成管腔狭窄、阻塞,引起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缺血或坏死的一种心脏病。
根据血管受阻的程度不同,冠心病的临床表现有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甚至心跳骤停等。
以往由于冠状动脉造影的普及率不高,冠心病的诊断多是依靠临床表现推断,主观性较强,准确率不高,甚至对那些有心慌、胸闷、隐痛及/或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未做相应的检查就给病人戴上“冠心病”的帽子,给予麝香保心丸、丹参片、消心痛等药物治疗,这是极不科学的,也不符合当今循证医学发展的要求。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冠心病的认识和诊疗水平不断深入,尤其对冠心病的介入检查与治疗的进展更为突出。其中的冠状动脉造影成为诊断冠心病的一个“金指标”。
冠状动脉造影不仅可以确定冠状动脉是否存在阻塞以及阻塞的严重程度,还可以为下一步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比如,对症状轻、偶尔发作、造影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轻、药物疗效良好的病人,应以药物治疗为主;而症状加重、发作变得频繁、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严重,或起病就是血管堵塞引起心肌梗死的患者,应该接受开通血管的介入治疗或外科搭桥手术。
人在猝死之前,身体是会给我们发送信号的,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心跳加剧,且不规则,且无缘由。一旦心跳不规律,还伴随每分钟心跳加快(即医学上的心室性心搏过速),那么身体已明确地指示,你该立马去医院了。尤其是运动之后,一旦发生心室性心搏过速,则极有可能在短时间内突然死亡。因此,一定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寻求专业医生帮助。
胸闷、胸痛、胸部压迫感,突发或长时间的上腹痛。一些下壁心梗的患者,没有胸痛症状,而是表现为上腹痛,还可放射至颈部、肩部、手臂、牙齿等部位,这些不典型部位的疼痛常常导致患者去就诊康复科、口腔科,真正的病因容易被忽视。
其他如焦虑失眠,无症状惊醒,持续几天、几周甚至几个月的压倒性疲劳感,也是在宣告你的心脏可能出了问题。当然,感冒也会引起疲劳,但持续性的疲劳感可不是简简单单的病毒可以引起的。据统计,超过70%的女性在确认患有心脏疾病之前的几周会感到极度疲劳。
凡存胸痛持续20分钟以上,或在活动后有胸痛、憋闷等的患者,均应及早到医院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排除或明确冠心病,以免贻误病情,造成更大的损失。